2013-02-24

德國蜂蜇蛋糕 Bienenstich


這是我的第一堂酵母製品課(Yeast goods),老實說,我對做麵包沒什麼自信,酵母是我完全陌生的領域(沒想到往後其實是在蛋糕課吃足苦頭...),加上老師是個相當嚴格的女Chef,我想這大概是好日子終結的時候了...

但當雙手真正觸碰柔軟如嬰兒肌膚的麵團時,你會開始隨著麵團的呼吸而呼吸,並小心翼翼地護送它進發酵室(Bulk proof),時不時偷看它是否有乖乖長大,我知道我已經開始著迷了:>>>

Yeast goods的老師De
今天的主題是 Bienenstich,我既沒聽過也沒嘗過(但身旁的Oz同學似乎都蠻熟悉它的...),De說這是德國相當普遍的家常糕點,英文稱作Bee sting Cake,網路上的中文資料少之又少...有人將之翻成“蜂螫蛋糕”(蜜蜂叮?)。Bienenstich的由來也相當有趣,據說是一位德國點心師用蜂蜜做出香甜誘人的Bienenstich蛋糕,因此吸引了蜜蜂聞香而來,並狠狠地螫了這位可憐的點心師...也有人說是因為它濃濃的甜味在嘴裡就有如被蜜蜂螫了舌頭一般,因此稱之“Bienenstich”。無論哪個傳說正確,Bienenstich就是甜到連蜜蜂都受不了的點心,由高比例的奶油及蜜糖組成,表面則撒上滿滿的焦糖杏仁片,還會塗上奶油夾心,實為罪惡之極限。

讓我們開始吧:

Ingredient
(*此配方約可做三個6吋蛋糕,可依需求調整配量)

A. Sponge
Bakers Flour  300g (高筋麵粉)
Compressed Yeast  60g (也可使用新鮮酵母)
Caster Sugar 10g
Warm Water  235g (約為體溫)

B. Final Dough

Bakers Flour  700g (高筋麵粉)
Butter  280g
Milk Powder  23g
Sugar  200g
Egg  256g (約為4顆Large Size egg)

Salt  5g

C. Topping
Butter  300g
Sugar  500g
Honey  50g
Cream  60g
Almond Flake  300g

Method

1.混合配方A,等待酵母作用至兩倍大小。

酵母混合溫水會開始發酵,麵糊體看起來就像是海綿(寶寶),因此稱之為sponge(別跟sponge cake搞混噢)

2.將配方B加入配方A,按照Salt、Sugar、Egg、Baker flour、Butter順序逐次加入。



奶油可先用手指搓揉軟化,再小塊小塊加入
3.揉製麵團到不黏手,可延展至透光的階段(如用機器攪拌約15~20分鐘,依溫濕度條件而異)


(看鏡頭的是我覺得班上最正的柯妮同學)

4.以塑膠紙微微蓋住,發酵約10mins(勿完全密封,會影響發酵)




5.依模型尺寸分割麵團至適當大小(約模型的50%大小),揉製麵團塑成圓形,再次以塑膠紙覆蓋發酵10mins。




5.將麵團再次塑型,放入上油或覆蓋baking paper的模型內。


De將麵團放在中心隆起的Gugelhupf模型中
我的好Partner Skye~

6.再次發酵(32度C,至約0.5倍大小)

發酵後用手指頭將多餘的氣體排出

7.等待同時可製作Topping,將杏仁片以外的材料倒入鍋內煮至沸騰,加入杏仁片後放涼備用。




8.待麵團發酵完畢,鋪上約0.5mm左右Topping,以210度C烘焙約20-25min(依各家烤箱不同有所調整) 烤至表面呈現金黃色即可。


把甜死人的杏仁糖霜鋪滿表面

Skye~

9.可從中間對切塗上Custard Cream or Whipped Cream。

好像有點overbaked...

老師果然是老師...just perfect!


麵包課結束時已經晚上十點了...拖著疲累的身軀及接下來三天的早餐徒步回家。
儘管一堂四小時的夜課的確累人(加上早上還兼了9am-4pm的差),但能把烘培這件事當目前人生的重心,我覺得很滿足:)


下堂預告: Pie/Tart/Fla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